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65篇
  免费   2138篇
  国内免费   1281篇
耳鼻咽喉   231篇
儿科学   301篇
妇产科学   153篇
基础医学   1744篇
口腔科学   316篇
临床医学   5080篇
内科学   3395篇
皮肤病学   321篇
神经病学   507篇
特种医学   12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730篇
综合类   10762篇
预防医学   4074篇
眼科学   190篇
药学   4202篇
  31篇
中国医学   4078篇
肿瘤学   953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602篇
  2022年   632篇
  2021年   691篇
  2020年   878篇
  2019年   975篇
  2018年   951篇
  2017年   595篇
  2016年   790篇
  2015年   896篇
  2014年   1935篇
  2013年   1705篇
  2012年   1872篇
  2011年   1984篇
  2010年   1948篇
  2009年   1992篇
  2008年   1899篇
  2007年   1929篇
  2006年   1751篇
  2005年   1735篇
  2004年   1759篇
  2003年   1570篇
  2002年   1258篇
  2001年   1316篇
  2000年   1071篇
  1999年   833篇
  1998年   745篇
  1997年   604篇
  1996年   566篇
  1995年   584篇
  1994年   521篇
  1993年   405篇
  1992年   360篇
  1991年   336篇
  1990年   320篇
  1989年   266篇
  1988年   256篇
  1987年   233篇
  1986年   175篇
  1985年   201篇
  1984年   196篇
  1983年   197篇
  1982年   159篇
  1981年   122篇
  1980年   77篇
  1979年   45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6篇
  1965年   29篇
  195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目的:研究原发性头痛患者偏好与价值观,为形成推荐意见强度分级共识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网络调查,通过半开放式电子问卷形式,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影响患者选择治疗措施的考虑因素重要性、总体治疗措施方向、头痛辨证汤剂治疗、原发性头痛的中成药及非药物治疗措施等方面的偏好与价值观。结果:调查共纳入研究对象217人。影响患者选择治疗措施的考虑因素重要性评分、总体治疗措施方向的偏好评分、偏头痛及紧张型头痛治疗措施的偏好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在选择治疗措施时最关注疗效,总体偏好于选择非药物疗法。在偏头痛治疗中,患者对针刺治疗偏好程度最高;在治疗紧张型头痛时,患者对推拿治疗的偏好程度最高;在治疗丛集性头痛时,患者对不同干预措施没有表现出明显偏好。结论:总体上,不良反应少的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等在原发性头痛治疗中更受患者欢迎,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应该考虑头痛患者的这一偏好与价值观结果。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全蝎、益母草、金钱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药理机制,为祛湿通脉法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TCMSP、TCMID数据库搜集全蝎、益母草、金钱草成分及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通过TTD、DrugBank数据收集RA相关靶点,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互作PPI网络。在Genomics数据库分析药物和疾病共有靶点,并利用Cytoscape软件中Cluego插件分析共同靶点的信号通路,最后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并分析。结果益母草、金钱草、全蝎发挥治疗RA的成分可能是槲皮素、山柰酚等;发挥治疗作用的靶点可能包括IL-6、TNF、JUN、PTGS1、PTGS2、PIK3CG等;其关键作用通路包括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13条。结论益母草、金钱草、全蝎治疗RA作用的药理学机制可能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实现,祛湿通脉法运用于RA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  探索染色体1q22区域易感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  基于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GTEx)数据库,鉴定候选易感基因;通过人群样本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并通过细胞和动物实验探究易感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通过全转录组测序探究候选易感基因在胃癌发生中参与的下游通路和机制。  结果  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eQTL)分析证实rs760077基因型与THBS3、GBA和GBAP1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1.20×10-21,1.80×10-4和3.49×10-17)。差异表达分析和功能学实验证实GBAP1在胃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状态,并且敲低GBAP1后能够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全转录组测序表明GBAP1能够影响PHGDH、PSAT1和PSPH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参与包括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和一碳代谢在内的多种代谢通路。  结论  本研究证实1q22区域的遗传变异可以通过调控促癌基因GBAP1的表达,影响氨基酸合成代谢通路关键酶基因PHGDH、PSAT1和PSPH的表达,从而促进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53例MPP患儿为疾病组,将疾病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6例,随机选取同期15例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笔者医院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点。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证总分变化、中医证候疗效及各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17、IL-18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好转,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病证总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疾病组患儿血清中各炎症因子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后各炎症因子均降低,其中IFN-γ、TNF-α、IL-4、IL-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4、IL-17、IL-18炎症因子降幅更低,其中TNF-α、IL-4、IL-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水平相对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儿童MPP安全有效,可通过调节MPP患儿血清中IFN-γ、TNF-α、IL-4、IL-17、IL-18炎症因子水平,抑制MPP炎症反应,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双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T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 CBD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本院2009年3月至2014年4月3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采用双镜联合经TCBDE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成功28例(90.3%)、中转开腹2例(6.5%)、结石残留1例(3.2%)。出现胆管炎2例、胆漏1例,未发生出血、腹腔脓肿、肠道穿孔、胰腺炎等近远期并发症。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进食及排便恢复时间为(184.1±42.6)分钟、(8.5±3.4)天、(8177.48±361.13)元、(2.12±0.78)天、(2.24±1.18)天。结论双镜联合经T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费用低、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高效的微创治疗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加味十灰散保留灌肠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患者随机分成加味十灰散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治疗组58例)和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对照组58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改善情况;内镜下粘膜水肿充血、粘膜溃疡、粘膜糜烂改善情况;病情早期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均较好,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为74.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改善、内镜下粘膜改善情况、病情早期复发情况比对照组更优, 除内镜下粘膜水肿充血例数,两组比较无差异,其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味十灰散保留灌肠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肯定,比单一美沙拉嗪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0.
总结了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人员、组织结构的目的以及创新委员会工作模式的做法,最终改变了以往院感委员会形同虚设的状态,有效发挥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作用,使医院感染管理更具科学性,从而提高了医院感染制度落实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